服务详情
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模型构建与评估体系
一、模型分类与适用场景
1、饮食诱导模型
高脂饮食(HFD):脂肪占比30%-60%的饲料(如含10%猪油+2%胆固醇),建模周期12-16周,模拟肝脂肪变性及轻度炎症,适用于机制研究与药物筛选
高果糖饮食(HFD+FRUC):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及肝脏脂质过氧化,增强趋化因子表达,适用于研究代谢紊乱与NAFLD的关联
蛋氨酸胆碱缺乏(MCD)饮食:快速诱导肝细胞炎症与纤维化(4-6周),但需注意体重下降与临床表型差异
2、瘦型NAFLD模型
基于BMI<23 kg/m²人群特征,采用改良高脂饲料(低热量但高游离脂肪酸比例),模拟非肥胖患者的肝纤维化快速进展(较肥胖型快1.5倍)及肝癌风险升高(2.3倍)
HFD+胰岛素抵抗诱导:联合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(STZ)注射,模拟NAFLD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理进程
基因修饰联合饮食:如PNPLA3基因突变小鼠(I148M变异)结合高脂饮食,加速脂肪性肝炎进展
3、复合模型
二、模型评估体系
1、生化指标检测
血清标志物:ALT/AST(肝损伤)、TC/TG(脂代谢)、LDL/HDL(脂质转运)
胰岛素抵抗:HOMA-IR指数≥2.5提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
超声检查:检测肝脏脂肪含量>5%但无法评估纤维化
Micro-CT:量化肝组织脂质沉积体积(分辨率18μm)
3、组织病理学验证
HE染色:肝细胞脂肪空泡面积>30%为脂肪变性标准,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提示NASH6;
Masson染色:胶原沉积面积≥5%判定为肝纤维化
2、影像学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