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详情
糖尿病伤口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研究进展总结如下:
一、主要建模方法
(一)糖尿病动物诱导联合创伤
STZ诱导大鼠/小鼠模型
糖尿病诱导:链脲佐菌素(STZ)腹腔注射(大鼠60-75mg/kg,小鼠40-50mg/kg,连续1-5天)诱导1型糖尿病,血糖稳定>16.7mmol/L后建模
伤口制作:背部或下肢全层皮肤切除(直径6-10mm)或打孔(活检针),愈合延迟期>21天,模拟糖尿病伤口难愈特征
db/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
C57BL/KsJ-db/db小鼠因瘦素受体缺陷自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,无需诱导,伤口愈合时间比野生型延长2-3倍
高脂饮食联合创伤
高脂饲料喂养12周诱导胰岛素抵抗,联合创面制作,模拟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与伤口愈合障碍
(二)复合病理模型
感染叠加模型
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(1×10^8 CFU)或铜绿假单胞菌,模拟糖尿病伤口细菌生物膜形成
缺血-糖尿病模型
股动脉结扎术联合STZ注射,诱导下肢缺血与高血糖协同作用下的难愈性溃疡
(三)体外模型
高糖细胞培养
成纤维细胞/内皮细胞在25mM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,研究高糖环境对细胞迁移、增殖及凋亡的影响
3D皮肤类器官
含糖尿病患者来源角质形成细胞的3D皮肤模型,模拟表皮-真皮交互作用下的愈合障碍
二、模型评估指标
形态学指标
愈合率:定期测量伤口面积(ImageJ分析),计算闭合百分比
肉芽组织厚度:H&E染色测量新生组织层厚度
病理学分析
炎症细胞浸润(CD68+巨噬细胞)、胶原沉积(Masson染色)及血管新生(CD31免疫组化)
分子检测
炎症因子(IL-6、TNF-α)、生长因子(VEGF、TGF-β1)表达水平(qPCR/ELISA)
功能学评估
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(LDPI)检测创面微循环灌注